东极岛其实不是一个单一岛屿,而是舟山群岛最东端的一组岛屿群。它像散落在东海上的珍珠,主要由庙子湖、东福山、青浜、黄兴四个住人岛屿组成。这里是中国大陆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上,那种震撼很难用语言描述。
记得我第一次站在东福山岛的观日台,凌晨四点多,海风带着咸腥味,天空从墨蓝渐渐泛白,突然一道金光刺破云层——那一刻真的理解了为什么人们说"东极归来不看海"。这里的海水比近岸区域蓝得多,是那种深邃的蔚蓝,配上嶙峋的礁石和盘旋的海鸥,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。
五月到十月是东极岛的黄金旅游期。这段时间海水最蓝,天气相对稳定。七八月虽然热些,但海水温度适宜游泳。我特别喜欢九月的东极,游客少了,海鲜肥了,天气也不那么燥热。
需要提醒的是,东极岛地处外海,天气说变就变。去年九月我去的时候,预报说是晴天,结果下午突然起了大雾,整个岛屿瞬间笼罩在白色纱帐里。所以无论什么季节,带件防风外套总是明智的。冬季其实也别有风味,虽然不能下水,但可以看到惊涛拍岸的壮观景象,而且住宿价格会便宜很多。
去东极岛必须从舟山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坐船。船程大约两小时,旺季时每天有三四班船。船票一定要提前预订,特别是节假日,现场买票基本不可能。
我有个小窍门:关注"舟山海星轮船"微信公众号,提前三天早上五点开始售票。记得设好闹钟,船票真的秒光。如果没抢到,可以试试找民宿老板帮忙,他们通常有特殊渠道。船舱分上中下三层,中层最平稳,适合容易晕船的人。对了,记得提前吃晕船药,外海的风浪比内海大得多。
建议至少安排三天两夜。第一天到庙子湖,这里是东极的交通枢纽;第二天去东福山,感受最原始的海岛风光;如果时间充裕,第三天可以逛逛青浜岛。
重要提醒:岛上ATM机很少,现金要带够。网络信号时好时坏,移动相对稳定些。充电宝必须带,有些民宿晚上会限电。防晒工作要做足,海边的紫外线特别强。最后,请一定把垃圾带走,这片纯净的海域需要我们共同保护。
东极岛的美在于它的与世隔绝,也在于它的变幻莫测。做好充分准备,你就能尽情享受这座东海明珠的独特魅力。
东极岛的住宿选择很特别,每个岛都有自己的性格。庙子湖作为交通枢纽,酒店和民宿最多,设施也最完善。东福山更原始,大多是当地人自建的石头房改造的民宿,条件简单但风景绝佳。
我特别推荐东福山那家“海角一号”,老板是个老渔民,晚上会坐在院子里给客人讲捕鱼的故事。房间推开窗就是无边海景,清晨不用出门就能看到日出。记得有次住在那里,凌晨被海浪声唤醒,推开窗正好看到朝霞染红海面,那种体验在城市里永远感受不到。
青浜岛有个叫“海上布达拉宫”的民宿群,错落有致的石屋依山而建,远远看去真的很像圣托里尼。虽然内部设施相对基础,但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很纯粹。建议第一晚住庙子湖适应下,第二晚再挑战更原始的东福山或青浜。
庙子湖的财伯公塑像是必打卡的地标,那个举着火把的渔民雕像已经成为东极岛的象征。沿着环岛路慢慢走,会经过战士第二故乡、原石滩景点,每个转角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海景。
东福山更适合徒步爱好者。从码头出发,沿着石阶往山上走,大约四十分钟就能到象鼻峰。这条路不太好走,但风景绝对值回汗水。我上次去的时候遇到阵雨,躲在岩石下看雨中的大海,别有一番意境。
如果时间充裕,一定要去青浜岛看看“海上布达拉宫”全景。最佳观赏点在对面的小山坡上,下午四五点的光线最适合拍照。西福山的“白云洞”很少游客知道,需要找当地渔民包船过去,但那个海蚀洞穴真的很震撼。
来东极岛不吃海鲜等于白来。这里的海鲜都是当天捕捞的,简单清蒸就鲜美无比。虎头鱼豆腐汤是必点,鱼肉嫩滑,汤头奶白,喝下去整个人都暖和了。
记得在庙子湖大排档吃过一次现捞的淡菜,老板直接在海里捞起来就下锅,那种鲜甜是在城市里尝不到的。东福山的老渔民会做一种特色“鱼糍面”,把鱼肉打成泥和面粉混合,口感特别劲道。
建议傍晚去码头等渔船归来,可以直接从渔民手里买最新鲜的海货,然后找餐厅加工。价格比餐厅点菜便宜不少,还能体验到最地道的渔村生活。不过海鲜性凉,最好配点姜茶,肠胃敏感的人要适量。
东极岛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。庙子湖的财伯公塑像在日出时分最美,逆光拍摄剪影效果特别棒。东福山的象鼻峰适合用广角镜头,能把奇石和大海一起收入画面。
我个人最喜欢青浜岛的“小孩洞”,那里的海水颜色层次分明,从浅蓝到深蓝渐变。下午三点到五点光线最柔和,拍人像和海景都很出片。记得带上偏振镜,能有效减少海面反光,让海水看起来更通透。
如果遇到阴天也别灰心,漫射光其实很适合拍人文题材。渔民补网的场景、石屋上的斑驳痕迹,都能拍出很有故事感的照片。夜间摄影爱好者可以尝试在东福山拍星空,这里光污染少,夏季能看到清晰的银河。
摄影器材方面,建议带个轻便的三脚架,拍日出日落和长曝光都很需要。海风大,要注意相机防潮,我通常会在相机包里放几包干燥剂。多带几张存储卡,这里的风景会让你忍不住一直按快门。
